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光宗即位,朱熹知漳州,后改知潭州(湖南长沙)。宁宗即位,在赵汝愚推荐下,召朱熹为焕章阁待制,侍讲,朱熹推辞,朝廷不许。朱熹面圣后面辞,宁宗道:“爱卿经术渊源,正符合待制、侍讲之职,就不要推辞了,辜负了朕崇儒重道的本意!”宁宗话说这份上,朱熹就不好意思再辞了。
当初宁宗即位,韩侂胄有大功,朱熹多次提醒宁宗,谨防韩侂胄用权害政。仅仅四十多天后,宁宗在韩侂胄的怂恿下,直接御批朱熹为“祠禄官”。朱熹想以疾病为由退休,逃出是非之地,宁宗不同意。
不久,韩侂胄当权,朱熹苦日子也就来临了。不久相继发生“庆元党禁”,朱熹为了自己完成最后着作,咬牙承认了部分罪责,名声一落千丈,这事以后再细讲。朱子门人或遭流放,或被下狱,被整得七零八落。
公元1198年,朱熹以年近七十,提出退休,第二年,宁宗批准同意。公元1200年,七十一岁的朱熹在持续的“庆元党禁”中逝世。
公元1202年,宁宗下诏:“朱熹已经退休,拜授华文阁待制,赐予退休恩泽。”韩侂胄死后,又下诏赐予朱熹遗表恩泽。公元1210年,宁宗赐朱熹谥号为“文”。不久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公元1227年,朝廷赠朱熹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封徽国公。
公元1241年正月,朱熹与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享祀孔子庙,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统治思想。
朱熹着述甚多,有《周易本义》、《周易启蒙》、《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佐料:宋朝官职中,有“宝谟阁”直学士,“华文阁”待制,“焕章阁”学士等,这些是什么官职,怎么有这么多阁?对此《宋史.职官二》有详细介绍。
诸阁“学士”、“直学士”、“待制”是宋朝百官之外,另外加封的官职名称,为的是激励有品行道义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学士”、“直学士”作皇帝顾问;“待制”参与论事,负责校勘文书,几乎没有实际职事。但职位却很荣耀,对他们的挑选要求也很苛刻。
宋代有龙图阁(太宗)、天章阁(真宗)、宝文阁(仁宗、英宗)、显谟阁(神宗)、徽猷阁(哲宗)、敷文阁(徽宗)、焕章阁(高宗)、华文阁(孝宗)、宝谟阁(光宗)、宝章阁(宁宗)、显文阁(理宗),各阁分别收藏括号里各皇帝的御制、御书、御集、圣制、宝瑞等。
各阁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唯有天章阁另设“侍讲”。“学士”为正三品,“直学士”为从三品,“待制”为从四品,“侍讲”为正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