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第32章 退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第32章 退位(第2页 / 共2页)

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虽然年纪尚小,可我明白,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的逊位与妥协,换来了国家建设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混乱与分裂。废除封建君主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望着殿下神色各异的大臣们,有的默默垂泪,有的面露不甘,而袁世凯则站在一旁,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的身份不再是皇帝,而中国,也将踏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尽管未来充满未知,但我希望,这个古老的国度,能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走向繁荣富强。

清帝逊位诏书刚一落下,袁世凯便迫不及待地展开自己的权力布局。他深知,要真正掌控这个新生的共和国,还有诸多障碍需要清除。袁世凯迅速将临时共和政府组建起来,凭借着自己在北洋军里的深厚根基,袁世凯着手稳固自己在北方的势力。他凭借多年经营的北洋军班底,大肆安插亲信。把北洋军各级将领召集至府邸,一番恩威并施,承诺只要死心塌地追随,日后加官进爵不在话下,若是有二心,定严惩不贷。在他的运作下,北方各省的军政大权逐渐被其亲信牢牢把控,成为他坚实的权力后盾。

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力,他表面上对革命党人释放出友好信号,摆出一副合作姿态,频繁派遣使者与南方沟通,表达自己对共和的拥护,实则暗中与各地旧势力勾结意图瓦解革命力量。他拉拢革命党内意志不坚定者,以高官厚禄相许,从内部制造分裂。以统一全国为幌子,不断向革命党施压,要求他们在政治权力分配上做出让步;他对那些反对共和、妄图复辟帝制的旧官僚、旧贵族许下各种利益承诺,把这些人收归麾下,壮大自己的势力。袁世凯还在舆论上大做文章。他控制的媒体大肆宣扬只有他才能稳定局势、拯救国家,将自己塑造成众望所归的领袖形象,打压南方革命党领导人在民众心中的威望。

袁世凯还通过操纵选举来强化自己的统治。他动用各种手段干预选举过程,为自己的亲信和拥护者拉票,确保他们在国会中占据多数席位。在他的运作下,国会变成了他手中的傀儡,任由他操控政治决策,使得民主共和制度徒有其表。

南方革命党在得到清帝退位的消息后,先是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认为革命终于取得了胜利,多年的奋斗有了成果。孙文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开始筹备与袁世凯领导的临时共和政府进行和谈,商讨统一全国的具体事宜。对此大多数革命领导人然而并未放松警惕。

然而,革命党内部也存在着分歧。一部分激进派主张乘胜追击,彻底清除旧势力的残余,防止袁世凯独裁;另一部分稳健派则认为,只要袁世凯拥护共和,实现全国统一,就可以与之合作。经过激烈的讨论,稳健派的意见占据了上风。

孙文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接下来的应对策略。他深知袁世凯野心勃勃,对袁的防范之心从未减少。一方面,孙中山督促南京临时政府加快组建正式政府的步伐,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国家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他亲自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力求制定出一部能够约束袁世凯权力、保障共和体制的根本大法。

黄兴则忙着整顿南方革命军。虽然清帝退位,但局势依旧复杂,军队是革命党手中重要的力量保障。他日夜操劳,巡视各部队,鼓舞士兵士气,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队战斗力,以防袁世凯有不轨之举。

宋教仁更是四处奔走,宣传民主共和理念,积极推动民主政治的建设。他致力于组建一个强大的政党,希望通过政党政治来监督和制约袁世凯。他不辞辛劳,穿梭于南方各省,联络各方进步力量,为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做准备,期望在政治舞台上与袁世凯一争高下,确保革命果实不被窃取 。

在和谈过程中,革命党人提出了一系列条件,如袁世凯必须宣誓遵守共和宪法、定都南京等,希望以此来约束袁世凯的权力,保障革命成果。同时,革命党人也积极联络各地的革命力量,试图将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推广,巩固革命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但他们没有完全意识到袁世凯的野心和手段,随着后续局势的发展,逐渐陷入了袁世凯精心布置的政治棋局之中 。

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第32章 退位(第2页 / 共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