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在《红楼梦》第六十回中,不同人物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错综复杂,形成了激烈的势力角逐。
戏子一党以芳官、藕官、蕊官等小戏子为代表。她们原本是为元妃省亲唱戏而来,后留在贾府。这些小戏子性格活泼、天真直率,因得到宝玉的宠爱,在府中有些恃宠而骄。她们与赵姨娘、夏婆子等产生冲突,是因为赵姨娘等人代表的势力看不惯她们的张狂。例如,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给贾环,引发了赵姨娘的不满,进而导致赵姨娘大闹怡红院,小戏子们团结起来对抗赵姨娘,这体现了戏子一党与赵姨娘一方的矛盾。
婆子一党包括赵姨娘、夏婆子等。赵姨娘身为贾政的妾室,地位不高却总想为自己和儿子贾环争取更多的地位和利益。夏婆子则与芳官等人有旧怨,她趁机怂恿赵姨娘闹事,以达到报复芳官的目的。她们与戏子一党的冲突,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府中的地位和尊严,同时也是对戏子们受宠的嫉妒。
柳家一党以柳家媳妇和柳五儿为代表。柳家媳妇为了让女儿五儿能去宝玉那里做丫鬟,极力讨好芳官。她将芳官送的玫瑰露转送给舅舅家,又收下了回赠的茯苓霜。柳家一党与戏子一党存在利益关联,她们希望通过讨好戏子来改善自己的处境。而柳家的行为也可能引发其他势力的不满,因为在贾府这个等级森严的环境中,物品的流转和人情往来都有一定的规矩。
各方势力角逐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权力,以及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这种角逐对贾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府内的矛盾和混乱,使得原本就已显露出衰败之象的贾府更加动荡不安。
(14)人情世故的展现
本回中,玫瑰露和茯苓霜的交换以及人物之间的送礼等情节,充分展现了贾府中的人情世故。
芳官向宝玉讨要玫瑰露送给柳五儿,柳家媳妇为了人情往来,将玫瑰露转送给舅舅家,舅舅家又回赠了茯苓霜。这一系列的物品流转,背后都有着复杂的人情关系。芳官送玫瑰露给柳五儿,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的喜好和随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柳家媳妇对她的讨好。柳家媳妇转送玫瑰露,是为了在亲戚间维护人情,同时也希望能为女儿的前途积攒人脉。
人物之间的送礼行为也是人情世故的体现。贾环向芳官要蔷薇硝送给彩云,虽然最后得到的是茉莉粉,但这一行为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维护与彩云的关系。
在贾府生活中,这种人情世故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生存的手段,通过送礼和人情往来,人们可以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脉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然而,这种人情世故也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利益纠葛。例如,柳家媳妇为了讨好芳官而转送玫瑰露,可能会引起其他势力的不满,从而引发新的矛盾。同时,这种过于注重人情的风气也使得贾府的管理更加混乱,加速了贾府的衰败。
3.因果报应观念的体现
(15)小冲突的因果关联
在本回中,芳官与小蝉的冲突便体现了因果报应观念。芳官在厨房看到小蝉,想起赵姨娘闹事是夏婆子怂恿,而小蝉是夏婆子的外孙女,便借故气她,还拿糕子打鸟玩。这一冲突看似是小事,但背后有着因果关联。此前赵姨娘受夏婆子怂恿去闹芳官,才有了芳官此刻对小蝉的报复行为。
这种小冲突在后续情节中会产生影响。小蝉受了芳官的气,心中必然不满,很可能会将此事告知夏婆子。夏婆子本就与芳官等人有矛盾,得知此事后,定会更加记恨芳官,从而寻找机会再次报复。这可能会引发新的冲突和矛盾,使得芳官与婆子一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而且,这种小冲突的积累会逐渐影响到贾府内部的人际关系,加剧府内的混乱和不安。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一个小小的冲突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对整个贾府的局势产生影响。
(16)大命运的因果暗示
本回情节对人物最终命运有着因果暗示,体现了《红楼梦》中的因果报应观念。芳官天真直率、受宠而骄,她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以及与赵姨娘冲突等行为,暗示了她日后的命运多舛。她的骄纵容易树敌,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这种性格会为她招来更多的麻烦,最终可能无法逃脱被压迫的命运。
赵姨娘冲动蛮横,为了儿子的一点小事就大闹怡红院,她的这种行为暗示了她在贾府的处境会越来越艰难。她的所作所为不仅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反而会让自己更加孤立,最终可能落得悲惨的下场。
贾环懦弱无能,面对他人的欺负不敢反抗,这暗示了他在贾府中难以有出头之日,未来的命运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种因果报应观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它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会决定他们的命运,强调了命运的无常和因果循环。通过展现人物的因果关系,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以及人物在这种环境下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五、艺术特色分析
1.细节描写的生动性
(17)场景描写的感染力
在《红楼梦》第六十回中,赵姨娘大闹怡红院、芳官与小蝉斗嘴等场景的细节描写极具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当赵姨娘得知贾环被芳官用茉莉粉戏耍后,怒气冲冲地冲进怡红院。“赵姨娘直进园子,正是一头火,顶头正遇见藕官的干娘夏婆子走来。”这里“一头火”形象地描绘出赵姨娘愤怒到极点的状态。她见到芳官后,“便将粉照芳官脸上摔来,手指着芳官骂道”,“摔”和“指”这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赵姨娘的冲动和蛮横。而芳官也毫不示弱,“便哭辩起来”,其他小戏子们“也都围找上来”,一时间“手撕头撞,哭的哭,喊的喊”,场面混乱不堪。作者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将这场冲突的激烈程度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现场的紧张和混乱,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芳官与小蝉斗嘴的场景同样精彩。“芳官正与袭人等吃饭,见他来了,便笑道:‘你这个姐姐,太不通变了。’”一个“笑”字,既表现出芳官的天真,又带有一丝挑衅。小蝉则“急的怔怔的,瞅着冷笑道”,两人的神态对比鲜明。芳官还“便将手内的糕一块一块的掰了,掷着打雀儿顽”,这一细节生动地体现了芳官的骄纵。这些场景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还通过对场景的渲染,使读者更容易代入其中,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同时,这些场景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赵姨娘大闹怡红院的场景,将她冲动、蛮横的性格特点展现得入木三分;芳官与小蝉斗嘴的场景,则突出了芳官天真直率、受宠而骄的性格。通过这些场景的描写,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让读者对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8)人物心理的刻画
作者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刻画了芳官、赵姨娘、贾环等人物在不同情节中的心理变化。
芳官在面对贾环索要蔷薇硝时,“因见蕊官手中有了,忙笑道:‘他是我的,你那硝自然也是同他的。’”一个“笑”字,透露出芳官的随意和不在意。当她发现自己的蔷薇硝被用了,便用茉莉粉代替,此时她心里并没有太多的顾虑,只是觉得无所谓,这体现了她天真直率的性格。而在赵姨娘大闹怡红院时,“芳官那里禁得住这话,一行哭,一行便说:‘没了硝我才把这个给他的。若说没了,又恐他不信,难道这不是好的?我便学戏,也没往外头去唱。我一个女孩儿家,知道什么是粉头面头的!’”从她的哭诉中可以看出,她既委屈又愤怒,对赵姨娘的指责感到不满。
赵姨娘得知贾环被戏耍后,“气的眼红面青,赶着贾环骂道:‘你这下流没刚性的,也只好受这些毛崽子的气!平白我说你一句儿,或无心中错拿了一件东西给你,你倒会扭头暴筋瞪着眼蹾摔娘。这会子被那起屄崽子耍弄也罢了,你明儿还想这些家里人怕你呢。你没有屄本事,我也替你羞。’”从她的语言和神态中可以看出,她既愤怒又恨铁不成钢。她觉得儿子被欺负是对自己的羞辱,一心想要为儿子讨回公道,这体现了她冲动、蛮横的性格。
贾环在向芳官要蔷薇硝时,“贾环便伸着手说道:‘好姐姐,给我一半儿。’”表现出他的急切和渴望。当彩云识破茉莉粉后,“贾环看了一看,果然比先的带些红色,闻闻也是喷香,因笑道:‘这也是好的,硝粉一样,留着擦罢,自是比外头买的高便好。’”他的“笑”和自我安慰的话语,透露出他的懦弱和无奈。他不敢承认自己被戏耍,只能自我解嘲,这体现了他在贾府中自卑、懦弱的心理。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将人物的心理变化刻画得细致入微,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2.情节发展的紧凑性
(19)多线情节的交织
《红楼梦》第六十回中,蔷薇硝与茉莉粉风波、玫瑰露与茯苓霜交换等多线情节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情节发展紧凑且富有逻辑性。
蔷薇硝与茉莉粉风波是故事的一条重要线索。蕊官赠芳官蔷薇硝,贾环向芳官索要,芳官用茉莉粉替代,引发了彩云识破、赵姨娘闹事等一系列冲突。而在这一情节发展过程中,玫瑰露与茯苓霜交换的情节也悄然展开。芳官在与赵姨娘冲突后,来到厨房,因看到夏婆子外孙女蝉儿而借糕气蝉儿,柳家媳妇为讨好芳官,引出了芳官向宝玉讨要玫瑰露送给柳五儿,柳家又将玫瑰露转送他人,对方回赠茯苓霜的情节。
这两条线索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赵姨娘闹事使得芳官心情不佳,才会在厨房借故发泄,从而推动了玫瑰露与茯苓霜交换情节的发展。同时,玫瑰露与茯苓霜的交换也为后续可能出现的矛盾埋下伏笔,与蔷薇硝和茉莉粉风波共同加剧了贾府内部的混乱。这种多线情节的交织,让故事内容丰富多样,避免了单一情节的单调,使读者始终保持着阅读的兴趣,感受到情节发展的紧凑和连贯。
(20)环环相扣的结构
本回情节呈现出环环相扣的结构,一个事件紧密地引发另一个事件,极大地提升了故事的吸引力。
首先,蕊官赠芳官蔷薇硝,这一简单的举动为贾环索硝埋下了伏笔。贾环索要蔷薇硝,芳官用茉莉粉替代,导致彩云识破,进而引发赵姨娘的愤怒,赵姨娘冲进怡红院闹事。这一系列事件层层递进,每一个环节都自然地引出下一个情节。
赵姨娘闹事又成为了芳官在厨房借糕气蝉儿的导火索。芳官的这一行为使得柳家媳妇为了讨好她,更加殷勤地对待芳官,从而有了芳官向宝玉讨要玫瑰露送给柳五儿的情节。柳家将玫瑰露转送他人后得到茯苓霜,而茯苓霜的出现又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与前面的情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这种环环相扣的结构让故事充满了悬念和张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被情节的发展所吸引,想要知道每一个事件的后续结果。同时,这种结构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符合生活中的逻辑和因果关系。它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贾府这个复杂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一件小事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六、文化内涵挖掘
1.中医药文化体现
(21)养颜秘方的介绍
《红楼梦》第六十回中提及的茉莉粉、蔷薇硝、玫瑰露、茯苓霜皆是珍贵的养颜护肤佳品,在中医药文化里具有独特的作用与价值。
茉莉粉是以茉莉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末。茉莉花性温味甘辛,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在古代,女子用茉莉粉敷脸,不仅能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还可滋润肌肤,使皮肤保持光滑细腻,具有一定的美白作用。
蔷薇硝是蔷薇花经过特殊工艺提炼而成。蔷薇花有清暑、和胃、止血的功效。蔷薇硝可用于擦脸,能清热凉血,对于改善肌肤的燥热、红肿等状况有一定帮助,让肌肤呈现出健康的色泽。
玫瑰露是用玫瑰花蒸馏而得的花露水。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和调经止痛的作用。玫瑰露不仅香气宜人,还能滋润肌肤,促进血液循环,使面色更加红润有光泽,是古代女子养颜的常用之物。
茯苓霜则是由茯苓制成。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宁心的功效。它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增强免疫力。食用茯苓霜可从内部调理身体,使肌肤由内而外散发出健康的光彩,达到养颜美容的效果。这些养颜秘方体现了中医药文化中内调外养的理念,具有极高的价值。
(22)中医知识的运用
《红楼梦》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知识,本回也有所体现,反映出作者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运用。
从中医理论来看,本回涉及到药物的性味和功效。如玫瑰露,玫瑰性温,味甘微苦,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的作用。在贾府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人们精神压力较大,情绪容易波动,饮用玫瑰露可起到调节情绪、舒缓压力的作用,符合中医“疏肝理气”的理论。茯苓霜中的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健脾、宁心。在饮食方面,食用茯苓霜有助于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使身体的气血运行更加顺畅,体现了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念。
在药物应用上,这些养颜之物的使用也遵循中医的原则。茉莉粉、蔷薇硝用于外敷,利用其药物的特性直接作用于肌肤,起到清热、滋润的效果,这与中医外治法的理念相符。而玫瑰露和茯苓霜可内服,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脏腑功能,达到养颜的目的,体现了中医内调的思想。作者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巧妙地将中医知识融入其中,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2.诗词文化与象征意义
(23)回目对仗与文化韵味
回目“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对仗极为工整。“茉莉粉”与“玫瑰露”相对,皆为精致的物品,且“茉莉”和“玫瑰”都是花卉名称;“蔷薇硝”与“茯苓霜”对应,同样是具有一定功效的物品,“蔷薇”和“茯苓”也都是植物。“替去”和“引来”两个动词精准地概括了情节的发展,使回目在形式上整齐美观。
从文化韵味来看,此回目充满了古典诗词的雅致。茉莉、蔷薇、玫瑰等花卉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美好、高洁等寓意,而硝、霜等物品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精致。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本回的核心情节,同时营造出一种含蓄、委婉的氛围,体现了《红楼梦》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让读者在阅读前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意。
(24)花草象征与人物命运
在本回中,茉莉、蔷薇、玫瑰、茯苓等花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
茉莉象征着纯洁天真,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体现了她天真直率的性格,也暗示着她在复杂的贾府中如同茉莉般单纯,容易受到伤害。蔷薇代表着美丽娇弱,蕊官送蔷薇硝给芳官,蔷薇硝的珍贵如同蕊官和芳官之间的情谊,但也暗示着这种美好容易被破坏。玫瑰象征着热情艳丽,芳官送玫瑰露给柳五儿,玫瑰露的流转反映出芳官的热情和随意,也预示着她的行为可能会引发麻烦。茯苓象征着平和稳定,柳家收到茯苓霜,本希望借此改善女儿的命运,但在贾府的复杂环境中,茯苓霜也可能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这种象征手法在《红楼梦》中起到了深化主题、暗示人物命运的作用,让读者在品味花草之美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人物命运的无常和封建社会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