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那人是我们三房的管家朱福,有两个是家里匠坊的木工师傅,我们朱府一共有四个老管家,福禄寿禧,禄管家是四房那边的,寿管家管着老宅和二房,刚才吃饭的地方就是老宅子,禧管家你认得,苏州城里的那个,管着大房。
徐大牛点头道:
那算是分了家了,不像咱们徐府,没这么多管家,只有各家的师爷。
那是,你们那徐家排场可比我们家大多了,那园子顶我们的十个老宅都不止,我呆了两天,都没分清东南西北,呵呵。
徐大牛自豪的瞥了眼书童,突然感觉自己的腰板更挺了些。
书童也感觉到了徐大牛的气势,不屑地道:
哼,你现在可是我们朱家的人了,别把屁股坐歪了。
徐大牛反驳道:
谁屁股坐歪了?再说朱家和徐家可是姻亲,常言说,三代不出舅家门,这才第一代呢,当然朱徐不分家咯!
你搞搞清楚,这三代不出舅家门是这意思吗?认得几个字,就当自己是读书人了?
书童狠狠的鄙视了他一眼。
徐大牛一阵心慌,转过目光继续往书房里看。
这时那管家从屋里出来急急地出门走了,而剩下的几个人进进出出的开始在院子里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叮叮当当的一通敲打,四少爷在旁边手里拿着两张图纸不断指点,约莫半个多时辰的样子,两台不同的机子就在院子里搭好了,四少不时地在机子上这里拉拉,那里转转,又从屋里拿了两个船型的铁疙瘩装在了一台机子上。没过多久,院外呼啦啦走来了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后面跟着朱福和七八个人,有男有女,肩上大都挑着担,筐里都是棉花,纱线,纱锭什么的,徐大牛都识得那些东西。
四少见来人,马上迎了上去,躬身行礼道:
二伯父好。
朱二爷一把扶住四少,笑着说:
申儿免礼,这次辛苦你了,今早一回来就忙你二伯的事,二伯这心里感激啊,你看我把最好的女工都带来了,咱们这就试试你这新式纺机吧。
一群人于是又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