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5章 决策方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5章 决策方向(第2页 / 共2页)

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党代表,通知一下大家明天全体回来开会,有大的行动。\"王思源指向李振华\"这位是李振华同,政委的通讯员。“

李振华敬礼:“党代表好。”党代表回礼。

王思源道:“这是区晨,我们的党代表,我们先到里面聊聊。”

他又回头看了一下,对着想溜的三个人喝道:三个兔崽子,把枪拿到屋里来。“

三个游击队员不情不愿的进了屋里,交出了驳壳枪,李振华也要交出驳壳枪。

王思源道:“你先拿着驳克枪,长枪先暂存在这里。“李振华依言放下毛瑟。

王思源让其他人全部退出竹屋,只剩下李振华、区晨。三人围坐到竹桌旁,由王思源传达会议精神及命令,区晨听完也很吃惊。李振华又把外面的形势说了一遍。区晨表示服从上级安排。

王思源要求为避免造成想混乱,整编的事暂时保密,以大部队要转移,游击小队前面探路为由,转移部队。明天上午开完会后,马上收拾行装,留下5人看守营地,下午就开拔。三人研究了一下大致的行军路线,整个路线都在大山中弯延,尽量避免走大路,还要在途中建立3个密秘补给点,人员的安排,武器的分配等等,三人商量到深夜。

清晨,天开始有些凉了,游击小队全体成员除哨兵外集中列队。开会。王思源、区晨、李振华站在队伍面前。王思源整队后大声道:“同志们,今天有大行动,接上级命令,为发展赣东北游击队,部队要转移至浮梁婺源周边山区。我们小队充当先锋探路,建立密营,为大部队转移提前准备。“

“现在发布命令,王冬、何柱子,李山出列,这次由我李振华和你们三个在前面探路,党代表区晨全权指挥后队。\"王思源拿起桌上的三把驳壳枪交给王冬他们三人,又把腰间的崭新驳壳枪交合区晨,并让他们放下长枪。

“李和,张山出列。”又把2把崭新的毛瑟换下他们的长枪,“王苟子,赵六,张木根出列,你们五个人跟着政委,保护他的安全。”

王思源又点了五人留守驻地,经过一系列安排后,王思源命令大家收拾行李辎重,中午吃完饭后分发弹药全军开拔。

午后,王思源交代好党代表后,带着李振华四人先行出发了。王思源、王冬走在前面,李振华三人吊在后面负责警戒,还有不时派出一人与后队联系。李振华从和平年代而来,从来没有体会过军队转移时的繁杂,五人走走停停,王思源随时画图记录行军路线、地形、标注水源。随时在分叉路口隐蔽处布置路标,李振华开了眼界,遇到适合扎营的地方,王思源会告诉他为什么,李振华知道王思源是在教他,也就认真的学习,这些都是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手段。游击队一路前进着。

经过将近十天的跋涉,终于到达浮梁县北部山区。此时聚在一起的还有38人,沿途三个补给点放了20人负责接应大部队,王思源与党代表商量后,由党代表区晨带五人携地图返回游击小队原驻地,等待大部队,并在沿途采购物资补给3个临时补点。

党代表走后,王思源与李振华商议后,由李振华、王冬出山打探消息,采购物资。李振华后世在浮梁县景德镇待过四年,会讲本地话。王冬是浮梁县本地人,所以他俩和当地人交流不成问题。探路组5人一起出发,快出山时,王思源、何柱子、李山停了下来,他们三人负责接应。约定好暗号,时间后李振华、王冬没有携带武器扛着扁担就一起走进县城。

浮梁县城还是比较热闹的,这里是千年瓷都,街道边布满了瓷器店,客栈、饭馆、荼馆。人流摩肩接踵,仿佛都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李振华知道38年日军占领南京、九江后,浮梁县就会慢慢萧条下来,今天热闹场景将长时间不复存在。

二人沿着大街逛了一圈,浮梁城不大,一小时就逛完了全城,他们在街上买了些报低,吃了一些小吃后来到茶馆,在茶馆的大厅坐了下来,一边喝茶,一边看报纸,一边听大家的议论,李振华翻开报纸,这是一份中央日报,报上报道了蒋介石的庐山讲话,淞沪会战战报,虽然报上宣称战果辉煌,李振华知道淞沪会战还有半个月就要结束了。国民党损失了30多万精锐部队,11师也到达战场了,安排在大场这个地方,报纸上对11师推崇备至,师长身先事是,二夺大场,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并用燃烧瓶烧毁了十三辆日军坦克。

李振华翻到第二版的社论,论全民抗战,号召全民团结起来,发动民众,中国有四万万同胞,只要团结一心,一定可以打败日本人。李振华放下中央日报,拿起大公报,大公报同样报道了淞沪会战,还报道了大原会战还有共产党八路军的一些情况,共产党与阎西山合作组建抗日决死队。李振华放下大公报,又拿起了本地的浮梁日报,在第二版的报道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陈毅将于11月初来浮梁,并且在瑶里镇已经设立了征兵点,现在己经是10月25日了,时间正好合适。

李振华又在茶馆待了一个多小时,听了一下众人的议论,也听到了对共产党瑶里镇招兵的支持。两人走出荼馆,到市场购买一些物资。两人挑起物资就赶往山里与王思源会合,会合后返回山中临时驻地。

到达驻地,粮食交给炊事员,埋锅造饭。李振华、王思源走到一边坐在一棵树下。李振华拿出报纸交给王思源,王思源看着报纸,李振华指给他看瑶里镇招兵的消息,王思源没有说话,看完后,又继续看其他的报纸。

良久才对李振华说:\"振华,还是要你带9名战士去瑶里镇一趟,去参军,等陈毅过来后,观察几天,没问题后与陈毅取得联系,尽量能让他到营地一趟,这里有一封信是政委交给我的,你带上交给他。我在营地等你们的好消息。\"

\"好的,没问题。我会小心的。\"当夜王思源就挑选好了九名战士,都是体格比较好,思想比较忠诚的,又单独和他们解释了此行的目的,当然也没有说的太透。交代他们一切行动听从李振华的指挥。\"

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5章 决策方向(第2页 / 共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