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沂蒙军区很赞同这种想法,现阶段皖东力量得到加强的确可以整合各根据地连成一片,联动起来。李振华提出我军在现阶段要适当隐藏实力,作战以营连游击为主,攻击目标定为中小据点。相对日军我军实力不足,要尽量避免过早暴露实力,成为日军首要打击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尽量避免国府的猜忌。李振华觉得要加强鄂豫皖的力量,要与李先念部连成一体,那里有大别山、桐柏山做为依托,有一定的纵深,又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大家在司令部讨论了很久。第二天首长就启程了。
又过了两天,延安总部来电:沂蒙军区副参谋长李振华护送军工小组一同前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完成后前往廷安总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黎玉、杨文翰对于李振华离开虽然不舍,但总部特意点名要求,两人也只好放行,此次去延安学习的还有山东军区从地方、军队中抽调的二十多名干部也一起随行。
行军路线已经定了下来,先到鲁南穿过津浦铁路过微山湖到达湖西,从湖西到冀南再到晋冀豫,最后进入山西太行山到达八路军总部。随行保卫的是军区警卫连,李振兴、李振中赫然在列。杨文翰下了死命令,警卫连要确保李振华及军工人员、学员的安全。他还特意从军工部调来了5具火箭筒及足够的弹药。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
李振华对于此行没有抵触,他也还想到处多看看,多认识认识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一行人10月23日从蒙山出发,过鲁南,在铁道游出队队的协助下顺利越过津浦铁路,穿过微山湖到达湖西。
2个月后再一次来到湖西,鱼台谷亭镇气氛已完全不同,李振华在这受到根据地的热情接待,不少根据地领导从外地赶来向李振华表示感谢。根据地干部更是拉着李振华不放。李振华盛情难却,在湖西停留了三天。根据地调集了一个营的兵力护送李振华一行进入冀南。
11月中旬,李振华一行到达冀南,正好冀南七大代表们接到命令,要前往延安,途八路军总部。两支队伍合在一处,在部队掩护下,昼宿夜行,披星戴月,于夜半时分在内丘县北、尧山县西横穿平汉路,穿过了这道严密的封锁线,就告别了华北大平原,眼前呈现连绵不断的山地。一行人终于进入太行山。
又经过三天的跋山涉水,于12月中旬到达八路军总部: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在这里一行人分成两部分,冀南七大代表、沂蒙军区抗日学员休息了两天启程去延安,李振华及军工人员留了下来。
李振华见到了参谋长左 权。左权听到李振华的名字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他兼管着八路军的军工生产,知道李振华可以说是一手领导创建了新四军的军事工业。从延安总部、新四军军部调来的军工人员经常提起李振华。高性能火药、飞雷炮制作方法已经扩散到各个根据地,这其中李振华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次来又是协助八路军制作火箭炮、火箭筒。在这次接见前,左 权亲眼目睹了火箭筒的试射,威力惊人。以左权的眼光,不难看出此种攻坚武器对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的意义。不仅是武器制造方面,左权还知道李振华还编写了新四军步兵操典,连排进攻战术三三制,对军队政治及文化教育有独特的见解,写过《论台儿庄大战后日军进攻方向》、《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等。参与指挥了鲁南大捷、陆房突围等一系列战斗,成建制消灭过日军一个大队。这是一个从战略、战术上都很有一套的军中后起之秀。
李振华对左权也是仰慕已久。左权是抗战中我军牺牲的军阶最高的将领,黄埔军校第一期,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队,八路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被冠以军事家的36位中的一位。左 权是正儿八经的伏龙芝军事院校的毕业生,左 权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40多篇文章。另外,1942年左权与刘伯承合译的《苏联工农红军的步兵战斗条令》被第十八集团军(即第八路军)总司令部列为步兵战术教育的基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