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项英在黄花塘只呆了两天就启程回皖南,经黄山至柘皋河,乘汽艇过巢湖到达翠屏山,经无为过长江,一路风餐露宿。11月12日终于返回皖南军部。
顾不上休息,项英就找来袁国平了解军部这段时间情况。
袁国平向项报告,三支队刚打了一场胜仗,10月30日,湾祉日军出动500余骑兵,分三路向我进犯,企图一举消灭新四军驻红杨树、马家园一带的守军。谭震林立刻命令六团三营扼守马家园、十甲村、夫子筷(现名保沙),担任正面防御,五团三营担任左翼侧击和警戒,二营随团部驻扎西河镇,一营活动于青弋江镇至蒲桥一线作预备队。接火后,我军以小战斗群加单个散兵坑同日军灵活作战,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经过4天激战,我军再次挫败敌人的进攻,歼敌300多人,收复马家园、红杨树。我方伤亡32人,其中排长1人。
这次项英秘密行动没有携带电台,因而现在才知道打了胜仗。
袁国平道:首长,这次江北之行,收获怎样?
项英讲到,不须此行,不到江北不知道,皖东、皖中、皖西都发展的很好,无论是军事、还是民事都出乎我的意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日军被压缩到县城和公路沿线一带,这里面有日军兵力空虚的因素,但江北能做这个地步,也是很不容易。
项英讲他从无为到大别山新开岭,都没有伪装,正大光明的大白天过去。这段时间他是充分感受到了敌后战场大有可为。这次他和江北的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意见交换,大家一致认为向北、向东发展是新四军发展的必由之路。
江北会议决定让杨文翰同志向苏北发展、向山东发展,以期打通与华北八路军的联系。江南部队还要向东继而向北,往苏北发展。
接过会议纪要,袁国平翻看起来。看完后,良久道:首长,我觉得很有可行性,江南部队向东向北发展我本来就是赞同的。
项英坦言他本来是有疑虑的,这次北上才让他感受到了敌后发展空间广阔,以前想法狭隘了。这些会议纪要总结成文件,还有李振华的《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发给总部,延安总部会支持新四军的。江南部队向东、向北发展本就是贯彻总部的决策,
两人商议决定苏南部队第1团、第6团可以做先锋去苏北试试水,第1团也不用调回来皖南。军部这边有独立团、5团、新5团足够了。
两天后,延安总部收到了新四军军部的电报,电报中有详细的东进、北上计划。政治局首长们也松了口气,老项的脑筋总算转过来了。先前政治局决策新四军发展方向是向东、向北,老项虽然没有反对,但大家都清楚他心里是有疑虑的,部队以前钻惯了大山,突然来到平原,担心部队立不住脚,也属正常。其实高 亭的想法也差不多,皖东局面一打开,他们思想就转变了。
政治局又讨论了《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这篇文章,有首长感慨李振华眼光敏锐,他提出的全力经营山东,与总部的想法不谋而合。
延安总部批准新四军东进,北上山东的计划,与八路军进军山东的计划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