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赵眘心态有了变化,所以对张阐道:“我也知道他们用意,姑且先应付应付!”
八月,汤思退请派淮西安抚司干办公事卢仲贤出使金军,卢仲贤出发前,赵眘告诫他,不能答应归还“海、泗、唐、邓四州”,可汤思退却暗中交代卢仲贤可以答应。汤思退为何如此胆大,因为他似乎摸准了赵眘的脉搏,果然,十月初一日,赵眘命大臣讨论金国提的四个要求,大臣们争论不休,说法不一,最后赵眘作了总结性发言:海、泗、唐、邓四州地和岁币可以给,名分(称臣)、送回'归正人'不能答应。所以赵眘此时改了口风。
卢仲贤到宿州金军大营,纥石烈志宁对卢仲贤威逼恐吓,卢仲贤吓破了胆,和金军达成了四项基本意见:一,南宋可以不称臣,但两国称叔侄;二,海、泗、唐、邓四州给金国;三,岁币银绢如旧;四,送回金国所谓叛臣及'归正人'。也就是说,除了第一点“称臣”改为“叔侄”之外,金军要求都得到了满足。
十一月,卢仲贤回国复命,赵眘听金国答应南宋不称臣,有些兴奋地道:“虏能以太上皇为兄,朕很高兴。朕意已决,养精蓄锐,兴起治功!”汤思退乘机奏请以王之望为金国通问使,龙大渊为副使,出使金国,签订和约。为慎重起见,王之望出发前,赵眘召集侍从、台谏官十四人集体讨论讲和,遣使、礼数等事,结果主和、主战者各占一半。
陈康伯建议道:“金人请和,所争议的有三件事:我们所要求的,不称臣,他们答应了;他们要求的,岁币如数,我们也不深究;唯有四州地,我们提出祖宗陵寝和钦宗梓宫为条件,并未达成一致。不如召张浚回来当面垂询。”赵眘以为然。
主战派对朝廷议和深恶痛绝,以张浚为首,湖北、京西制置使虞允文、起居郎胡铨、御史阎安中上疏,力争不可议和。尤其是张浚,在回朝途中,奏疏连篇累牍而上,力辩和议失当。张浚到临安后,面见赵眘,更是痛心疾首地诉说和议之非。
赵眘深受感染,做了三个决定:以卢仲贤擅自许诺四州之地,打入大理寺大牢;命通问使王之望、龙大渊原地待命;命胡昉、杨由义通问国信审议官,到金国打前站,什么职责?告诉金国,和谈可以,但四州之地不能给,否则就不必谈了。
十二月,赵眘批准陈康伯年老辞职,命汤思退为左相,张浚为右相。张浚仍然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
赵眘以一位坚定的主和派为左相,一位坚定的主战派为右相,进可“打”,退可“和”,实为高招,但也一定程度反映出赵眘优柔寡断、首鼠两端的性格。
佐料:叶绍翁的《四朝见闻录》乙集记载:赵构晚年,对张浚志大才疏,认识尤深。经常说张浚耽误国家大事。
赵眘即位后,赵构特意对赵眘评价张浚道:“莫信他的虚名,张浚专门把国家名器钱财做人情,张浚有一小册子,每遇士大夫来见,必定将其官爵和乡里问得一清二楚,然后当面写在册子里。好似许诺以后推荐其人。又熔铸金碗犒劳兵将官。不知官职是谁的,金碗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