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精彩纷呈宋王朝 第137章 归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精彩纷呈宋王朝 第137章 归正人(第2页 / 共2页)

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公元1162年正月,耿京命部将贾瑞及辛弃疾奉表归宋,此时赵构亲征行至建康,亲自接见了辛弃疾,口头表扬后,又授予他“承务郎”职务,以朝廷名义正式任命他为天平节度使掌书记,并刻节度使印让他回山东带给耿京。

辛弃疾回到半途,听闻耿京部将张安国、邵进杀了耿京投降了金国。一般人遇到这种变故,多半会打道回府。辛弃疾则不然,他赶到海州,和未投降金军的耿京部众接上头,并且谋划道:“我因主帅耿京回归朝廷,不料事遇变故,回去怎么交代?”辛弃疾当即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军马全福等五十多人,纵马直冲金军大营,张安国正和金将开怀畅饮,猝不及防,被辛弃疾等人擒获上马,金军来不及追赶。

辛弃疾等人押张安国到临安献俘,张安国被斩首示众,辛弃疾由此名声大噪,时年二十三岁。但是,辛弃疾仅被授予江阴佥判,佥判者,仍然是秘书的意思。这么一位有勇有谋的人才,朝廷一直未予大用,辛弃疾此后都是在各地方打圈圈,平盗、抚民、屯田等,从未进中枢机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归正人”身份。

有名的“归正人”除了辛弃疾、前面介绍的海州收复者魏胜,还有王友直。

但王友直比辛弃疾幸运得多。王友直为山西高平人,完颜亮背盟南侵,王友直聚众数万抗金,自称承宣使、河北等路安抚制置使,对下属各拟官职,分为十三军,军中设统制、提举、提点、提辖,训练等,攻克大名。与部下王任、冯谷、张昪、牛汝霖奏报朝廷。后从寿春渡过淮河南下,王友直被授予检校少保,天雄军节度使,王任为天平军节度使,冯谷为左通议大夫,徽猷阁直学士,张昪为右朝奉大夫,直秘阁,牛汝霖为通直郎,直秘阁。都属于显耀职位。后来,王友直协助张子盖援救海州,因功转宜州观察使。后又参加了“隆兴北伐”,最后做到了“殿前指挥使”的位置。

同是“归正人”,辛弃疾和王友直两人的差别为何这样大?因为王友直手中有兵有枪,朝廷所以高看他,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佐料:辛弃疾的履历,《宋史.辛弃疾传》卷四百一记载,公元1168年,辛弃疾升为建康二把手——通判,两年后升为知滁州。因宰相叶衡推荐,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类似湖北省长兼当时湖北省会荆州市长。应该说官职也不小了。

不久,辛弃疾转知隆兴府(江西南昌)兼江西安抚,屁股没坐热,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在湖南创建可“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公元1180年,再回江西兼安抚,第二年在上饶开始建设带湖山庄,同年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山庄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并自号“稼轩”。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公元1191-1192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上饶闲居。

辛弃疾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被御史王蔺弹劾,其用词大家可能想不到:“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闽王殿'。”

公元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在镇江,辛弃疾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公元1207年秋,朝廷欲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赴任。但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辛弃疾仙逝,享年六十八岁。公元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公元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精彩纷呈宋王朝 第137章 归正人(第2页 / 共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