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第619章 十八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第619章 十八坳(第1页 / 共2页)

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这片山叫十八坳,住的山民很少,为了熟悉这一带的环境,我们收用了几户,有几户给点银子也搬了出去。”四九叔一边走一面说,前面两个士兵还挥刀拨开挡路的荆棘。

四九叔的声音低沉浑厚,在山谷间回荡,惊起几只栖息在树梢的山雀。四九叔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色粗布短褂,腰间也别着一把磨得锃亮的柴刀,裤脚高高挽起,露出黝黑结实的小腿,上面布满了被荆棘划伤的细密疤痕,还真的有点像本地的山民。

一面走他还一面继续说:“过来几个月,士兵们大都学会了点本地土话,基本可以糊弄过去。”

十八坳清晨的景色美得令人屏息。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初升的朝阳透过云层洒下金色的光斑,将露珠映照得如同散落的钻石。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的清香和野花的芬芳,混合着湿润泥土的气息,每一次呼吸都让人神清气爽。

山路两侧的森林郁郁葱葱,高大的松树、樟树和不知名的阔叶乔木交织成一片绿色的穹顶,阳光只能从枝叶的缝隙间漏下斑驳的光影。若不是前方每隔十几步就能看到被砍断的灌木和明显人为踩踏出的痕迹,这蜿蜒曲折的山路根本无从辨认。

景春熙按景长江的吩咐没带这么多人,只带了初一和正月。小蛮心里暗自庆幸自己主动做了世子的跟班,不然也上不来。他今天特意换上了轻便的短打装束,腰间还系着一条不知从哪捡来的麻绳,活脱脱就是一个准备上山打柴的山民,在翠绿的山林中格外醒目。

快脚自然不肯留在庄子里,今天也跟上了大将军。

四九叔就带了两个士兵一起,这两人身上的衣服都已经褪了色,拿着柴刀在前面开路,沉默寡言却目光如炬。

骑马走了二三十里曲曲绕绕、还挺难走的山路,振得景春熙的屁股生疼都皱起了眉头。她今天骑的还是那匹温顺的枣红马,但山路崎岖不平,马背的颠簸让她不得不紧紧抓住马鞍,纤细的手指都泛白了。

其他几人看着都没事,尤其是快脚,骑在马上依然轻松自如,时不时还吹起口哨逗弄树上的鸟儿,还不时观察地形。

再往前更陡的山,时而骑马,时而牵马走路,又走了两三个山头。有些路段不好走,连马匹都喘着粗气,蹄子打滑,不得不下马步行。

景春熙的马经常都是初一和正月两人换着牵,但还是走得脚底打战。胥子泽见状,默默递过一根不知从哪捡来的木棍给她当拐杖。

沿途每隔一段距离,跟随而来的士兵都会吹个响哨,或是学不同的鸟叫。那哨声时而短促如莺啼,时而悠长似鹰啸,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清晰。

森林里往往都会传出相同的回应,有时是同样的哨声,有时是布谷鸟\"咕咕\"的叫声,想来应该是某种暗号。这些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仿佛整座山都在与他们对话。

“只能委屈小姐了,再往前只能步行,大家把马拴好。”四九叔在一块相对平坦的岩石前停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眼神依然锐利如鹰。

大家齐齐下马的时候,两个士兵带着他们把马牵到偏过一边的树林。那里位置很空旷,几棵高大的松树围出一片空地,地上的杂草都被踩得干枯发黄,露出褐色的泥土。

空地中央居然还建了个小木屋,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墙壁是用粗糙的原木搭建的,缝隙间填满了苔藓和泥巴。木屋门口挂着几个竹编的筐子,里面晒着各种草药,散发出淡淡的苦涩气味。

“听到哨声就知道你们快到了,茶都晾好了,不烫,快喝吧。”猎户打扮的一个士兵大声招呼他们,快步跑出来牵四九叔的马。

这人身材矮壮,满脸络腮胡子,腰间别着一把猎刀,刀鞘上缠着红色的布条。他说话时露出几颗黄牙,满面笑容。

四九叔解释说,“走了那么多路,到了这都会歇歇脚,喝口茶,才有力气继续上山。”他领着众人走进木屋,屋内比想象中宽敞,正中摆着一张粗糙的木桌,周围放着几把竹椅。

本站网址:www.biquge555.com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第619章 十八坳(第1页 / 共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